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必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理,有国的地方就会有争端。只不过。如今的大唐很强。强到了突厥、高句丽、东瀛三方联手,也没能打赢。打不赢。输了。那自然只能俯首臣称。大唐想要让东瀛人去北俱芦洲开荒。舒明等人明知道这是阴谋,却又不能不去。贞观十三年的春天。完成了春耕任务之后。犬上御田秋带着人浩浩荡荡地去了北俱芦洲。金泰田已经先他们一个月出发。还为此沾沾自喜。而想明白了其中缘由的犬上御田秋,就显得没有那么的高兴了。大力开荒又如何等到以后,还不是那大唐人的他们就是苦力。明知道这事儿不可为,却又不得不做。还不能慢了。一旦大唐人忍不住,迫不及待地想要完全占据东瀛。他们还真的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了。远在东瀛的苏定方,接到了来自于大唐天可汗李世民的嘉奖,也接到了新的一年的任务。那就是逼迫东瀛人去北俱芦洲开荒。看过大唐邸报的苏定方,也很快就悟出来,朝廷想要做什么。让东瀛人去开荒。大唐人先占据东瀛,再慢慢地向北,去北俱芦洲。总之。东瀛人就是大唐的开荒者,他们建立起来繁华的都城,也就有了通商的必备条件。大唐商贾们也就又有了一个丝绸之路,然后,大唐人也有了一个繁华之所。因为现实本就是如此。东瀛南部这些地方,大唐人越来越多。再过一些年。可能都见不到多少东瀛人了。仅仅是一战。当年那一战,带来的效果太大了。当然,苏定方现在也悟出来另外一个道理,打下的疆土,该如何治理。不是派兵驻扎这么简单。而是要有人。有着很多大唐人住在这里。他们住在这里,也就让将士们有了守护这些地方的必要性和责任。同时,也能让朝廷的目光一直在这里。不然,就像是西北。这些年来,西北的玉门关那边的边军,年年都在减少。到现在,那边只有三卫直接建立了营地。百姓们在那边种树,种植棉花、哈密瓜、葡萄等,制作葡萄酒、葡萄干等。也算是以人养着边军。西关无战事。不过,边军依然还要负责驻扎在那里。以备不时之需。苏东方按照李世民书信上的指使,开始慢慢地对苏我虾夷等人开始了打压。让东瀛人多多迁徙到北俱芦洲。放弃这个地方。而大唐就可以在这里建造码头了。……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打宋朝。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是为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完颜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靖康之变导致北宋的灭亡。陈平安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又比较熟悉了。所以写起来,也不是很吃力。内容也就多了起来。写到了宋高宗被‘临危受命’,推出来登基为帝。写到了搜山检海。写到了宗泽这位大宋文骨。写到了黄天荡一战。写到了定都临安。写到了襄汉一战。写到了秦桧南归,开始了他的相权之路。再到后面的岳家军崛起,反攻金贼,韩世忠、吴玠、张俊等,南宋中兴四将。甚至是最后还有一些见解。比如,求和派、主战派、利己派等。秦桧的弄权。宋高宗从主站再到退缩。十二道金牌。风波亭。以及千年之后的岳飞墓前,秦桧跪地。武庙十哲。岳飞之忠最让人佩服。却也让人痛惜不已。李世民看了。也是久久无法释怀。如此忠勇之人,却落得个这般下场。难怪,陈平安对于大宋不喜。若为大宋之臣,遇上秦桧这样的人,以及宋高宗这样的帝王。就算是陈平安有着一身的本事,也会被埋没。甚至是会被秦桧给害死吧这十三年来,李世民对于陈平安也算是非常熟悉了。陈平安并非是一个善于弄权之人。他宁愿归隐山林,也不愿意在朝堂之上为官。到如今,也不过是将作监少监这一个实权。赵构若是用好了岳飞。必定能够名垂青史。现在看看史册,这位怕是也名垂青史了。只不过,名声不好。靖康耻,臣子恨。可惜了啊。一君无能,连累一国。王朝周期律,大宋到了时候也必然是走这么一条路。因为立国之初,就已经走错了!李世民开口道。他说的不是什么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走错了。而是在帝王皇位传承上就错了。赵匡胤这等文治武功的帝王,却突然暴病而亡,然后皇位传给了一个贪图享乐的帝王。大宋从这时候开始。皇权就慢慢地被士大夫们给瓜分了。朝堂之上,都是这些人在卖弄着他们的权术。以至于,强敌都已经兵临城下了。他们还在想着互相弹劾,想着弄权,想着如何坐上宰执的位置上。他们的心中没有这个天下。他们的心中也没有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帝王。这才是祸源。李世民道:我记得你以前说过正能量,也说过舆论导向,其中就有一个爱国思想,人的风骨。在写问剑红尘之时,也讲述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要让百姓们的心中生出对大唐的认可这就是在培养天下人的爱国之心吗陈平安回道:是的。李世民点了点头。又接着说起了自己对于看完靖康耻的见解。李世民对于靖康耻的看法和世人多少有一些不同。对于皇帝而言。李世民最在意的还是李唐天下。而如今陈平安给他看的是赵宋的天下。李世民并不觉得这靖康耻又是一个多大的耻辱。第一个是他没有经历过。这是史册上的事情,又是未来的史册上的事情。或许,五胡进入中原的时候,对于李世民来说,算是会有一些感慨。因为这是在他现在所在的历史上发生过的。靖康耻并未发生。以后还会不会发生。他也不知道。第二点,他又不是千年之后的人。背负着这样的靖康耻的历史。多多少少有一些意难平。他没有这种意难平的感觉。他只有感慨和可惜。感慨于赵宋这种王朝衰败的时候,也是来自于外敌。感慨于就算是有着好几位帝王励精图治,就算是帝王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就算是这北宋盛世,也逃不过王朝周期律。感慨于岳飞这样的忠勇名将,最后却逃不过一个文臣的诬陷。更可惜,岳飞、韩世忠、吴玠等这样的名将,为了赵宋的江山国祚,为了民族大义而浴血奋战。最后的下场都不怎么好。若说韩世忠善终。但是作为一个武将,眼睁睁地看着岳飞这样的人被莫须有。看着赵宋的江山被秦桧这些人祸害。他就真的安心当一个闲云野鹤之人吗不甘心。应该是到死都无法瞑目。算不得什么善终。可惜了这些名将,若是能为他所用。必定可以来一场轰轰烈烈的东征,又或者是轰轰烈烈的西征。说到底,坐在这个位置上的帝王无能。若是赵匡胤坐在那个位置上,哪里有什么北宋六贼哪里还有什么靖康耻辽人会要赔偿金人还敢南下也就只有宋徽宗、宋钦宗、赵构这样的帝王,软弱无能、昏庸至极,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还记得你说过,明朝开国皇帝尽心尽力培养太子的故事。若是每一位帝王都能明白,太子之位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出来一个文治武功的太子,对于国祚的重要性。必然不会有什么靖康耻。李世民似乎又联想到了什么,接着说道:更不会有安史之乱!唐玄宗李隆基一日杀三子。这也是史册上少有了。故此,嘲笑赵构这种帝王,也没有什么意义。五十步笑百步。大家都是彼此彼此。陈平安说道:陛下,这一点,就又要讲到另一个点,那就是在炎黄时期,也就是尧舜禹那个时代。这中原的继承,从一开始的公·天下到后来的家·天下了。当年,中原之地还都是部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最大的两个部落,最终为了生存,合并成为一个。黄帝打败了蚩尤,建立一个非常大的统一的部落。人类社会开始慢慢地发展。再后来,尧成为了部落的首领,再到后来,舜因为能力突出,也被选拔出来,接替了尧,成为了部落首领。而大禹治水也算是家喻户晓。大禹治水有功,也是同样的能力出众,接替了舜。这就是公·天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想要坐在那个位置上,就必须有大功,还要有能力,可以服众。只不过,等到了启开始。部落首领的位置,只传给自己的儿子。这就是家天下了。在那时,一切财产都是公共所有,也就是天下为公,首领依其才能选举产生,且选贤与能。禹以后的社会时,指出国家财产成了一家私产,也就是天下为家,私有制已成合法,父死子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有了禹传子,家天下的制度。所以,家天下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到了西周时期,进一步提出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口号,把天下的土地、臣民都当成君王一家的私产。至此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一点,陈平安也不过是浅显地讲了一下。毕竟,讲多了。李世民可能还会怀疑他的目的性。更有一些担忧自己的李唐天下,说不定,哪一天就变了。怎么说,自己坐下的位置,那是通过玄武门之事,得来的,算得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也就越是舍不得。而如今,陈平安算得上是完全取得了李世民的新任。有一些话,有一些看法,也是可以说一说的。李世民听完。也就明白陈平安说这一番话的意思。父死子继成。那么,谁有能够保证,皇子们一个一个都是英明神武之人他李世民的儿子中还有李承乾和李治。赵宋那边似乎就好像是被诅咒了一样,要么皇帝死的早,直接把皇位给了弟弟,要么就是黄帝膝下无子,只能是过继宗室亲王之子。不管是大唐还是大宋,既然是这种制度,也就逃不过王朝周期律。除非……有着英雄之姿的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可是,皇权传承已经深入人心。谁也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盛世,结果转手就交给了别人。这天下,还是自家的血脉坐在上面。那才算是自己的功绩。陈平安也是话锋一转,说道:只不过,如今这家·天下的君·主·制,已经是深入人心。不可能改的。李世民也是点了点头。今天颁布了令法。明天就可能有人揭竿而起,招兵买马,想要夺得天下。你不想当皇帝了。有的是人想要当皇帝。不过,宋朝的制度也不是完全就没有可取之处。内圣外王,如何做到内圣,又该如何做到外王,其实结合着唐史和宋史,还是能够悟出来一些道理的。大唐如今缺少的就是这内圣,科举制度并未深入人心。李世民觉得自己要能拥有着如今的军事实力,再有着北宋时期那么多的读书人,以及那般文化程度。应该是可以做到内圣外王了。陈平安也支持道:陛下英明,若能取长补短,应该能够让大唐之国运再一次提升。